胎膜早破 (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;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ce )
别名: 胎膜早破;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
解释 收起

概述: 胎膜早破(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,PROM)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。孕龄<37孕周的 胎膜早破又称为 早产(未足月) 胎膜早破(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,PPROM) 胎膜早破是围生期最常见的并发症,可以对孕产妇、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严重不良后果。 胎膜早破可导致 早产率升高,围生儿病死率增加, 宫内感染率及 产褥感染率均升高。 胎膜早破的原因有:创伤,宫颈内口松弛,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 感染, 支原体感染,羊膜腔压力增高,胎儿先露部与骨盆入口衔接不好,胎膜发育不良,孕妇缺乏铜、锌微量元素。
    在临产前胎膜破裂,称为胎膜早破(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,PROM)。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生率10%; 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生率2.0%~3.5%。孕周越小,围生儿预后越差,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、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。

【对母儿影响】
    1.对母体影响 破膜后,阴道内的病原微生物易上行感染,感染程度与破膜时间有关,若破膜超过24小时,感染率增加5~1O倍。若突然破膜,有时可引起胎盘早剥。羊膜腔感染易发生产后出血。
2.对胎儿影响 胎膜早破时常诱发早产,早产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。并发绒毛膜羊膜炎时,易引起新生儿吸入性肺炎,严重者发生败血症、颅内感染等危及新生儿生命。脐带受压、脐带脱垂可致胎儿窘迫。破膜时孕周越小,胎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越高。
    胎膜破裂发生于产程正式开始前称为胎膜早破(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ce,PROM)。分为早产胎膜早破和足月妊娠胎膜早破。

1 临床表现 展开
2 病因和发病机制 展开
3 流行病学 展开
4 实验检查 展开
5 辅助检查 展开
6 诊断要点 展开
7 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
8 预防 展开
9 治疗方案及原则 展开
10 并发症 展开
11 病程和预后 展开
12 诊断标准 展开
13 疗效判断标准 展开
14 诊断依据 展开
15 相关课件 展开
16 相关症状 展开

上海医师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©   沪ICP备12005625号-1